夯实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019高考全国I卷生物试题评析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朱飞虎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总体给人感觉不难,多考查基础,但个别题有一定难度,可以说是难易分明。高中阶段生物学科分必修和选修,其中必修三本书、选修两本书(高考对应每本选修各出一题,每题15分,考生二选一作答),满分90分,答题时间建议一般不超过40分钟。
2019年生物试题分析:
选择题共6题,每题6分,其中1、3两题考查必修1知识,2、5两题考查必修2知识,4、6两题考查必修3知识,知识点分布是相当平均。第1题考“细胞凋亡”这一核心概念,其中A、B、C、D四个选项都是教材举的实例(必修1,P123、124),考生只要对教材熟悉,得分较易。第2题考情景下的实验,但此实验在必修2教材(必修2,P75)上有,只不过是一个选学部分,相对比较冷门,考生如果对教材熟悉,得分较易。第3题考的实验原型最早源于小学7年级课本,考生真正需要判断的是花盆中的植物增重部分来自土壤还是空气?只要知道光合作用的过程,选对没难度。第4题考动物生理部分肾上腺素的作用,考生只要知道肾上腺素是一种“紧张激素”,紧张的时候心跳肯定加快,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当然,教科书上有原话,不过是出现在课后习题部分。第5题考遗传学,是个常规计算题,考生需要明确的附加信息为花粉是雄配子,此题属于遗传学中的中等难度题,得分教易。第6题考种群增长的实验,较难,A、B项没有难度,难度体现在C选项中的“空间条件也充裕”这句话,这个结论的得出只能根据曲线来判断,而J型增长的曲线只是类似于“J”字母,因此,如果没有更多的条件假设,这个结论的得出有一定的不严谨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行教师对这题都表示了一定的质疑。此外,D选项中的“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这个结论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个“阶段”是指多长?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虽然图中有一段曲线是重叠的,但并不严谨。综上所述,选择题前五题较简单,对考211和985的学生来说区分度小,而最后一题显然又太难,答对有一定的偶然性。
填空题共五大题,知识点分布平均,题型常规。第29题考必修1的光合呼吸,属于经典“必考”题型,前两问都简单,难度体现在第三问的实验设计,此题题干中明确以“ABA缺失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但是一部分考生审题不清,实验设计中掺杂有正常植株作实验材料。实验设计从2017年全国高考开始难度陡然提升,基本都是给出一个探究或验证的课题,让考生写出实验思路、实验步骤及预期结果。这不仅考查学生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实验严谨性科学性等具有自然学科科学属性的生物科学核心素养,也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难度极大。这种实验设计的考题形式应该是以后生物高考的常态。第30题、31题分别考查动物生理和生态学知识,难度较小,其中大部分答案都出自教材原话,考生较易得分。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空答案给出是“种群密度”,而一部分考生答“出生率下降”,其实这种答法完全合理,只是不够完美。一方面原因是题目的指向性不是特别明确,其次是考生还没掌握足够的答题技巧,既然影响性别比例,当然是先导致出生率下降,然后才是数量减少。对于这种平行递进的表述,一般笔者都是要求学生以括号的形式补充进去,这样不管答案怎么给,都不会吃亏。当然,最终的答案以评分细则为准。第32题考遗传学,也是一道经典“必考”题型。相对于往年,这题难度属于中等,遗传的情景条件题干交代得很清楚,剩下的基本就是常规的计算。相对于有些年份的高考给出遗传实验结果从而让考生反推出相关条件的题型,要简单一些。第37、38两道选修题都简单,特别是选修3的38题,较2018年难度直线下降,这也许是受2018年选修3较难所影响,此题满分应该较多,没有区分度。其中有一空答案给出是“cDNA文库”而考生纠结“部分基因文库”能不能得分,显然是可以得分的,因为这是教材原话。
近些年国家对高考的评价体系要求是要做到“一核四层四翼”,即要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为什么考),同时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四层教学目标(考什么)以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怎么考)。笔者认为,生物学科属于自然学科,知识有一定的理论体系,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学好生物不是简单的背背背,即使对知识的熟记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前提,但单纯背书是学不好任何学科的。与其费尽心思去研究考试方向、考试动态、每年考试难易程度,不如踏踏实实理论系统地扎实基础,科学刻苦训练,唯有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只有充实自身,才能在瞬息万变的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祝广大芜湖考生都能取得理想成绩!